('
第四十四章岸壁之母
“母は来ました今日も来た
この岸壁(がんべき)に今日も来た
とどかぬ愿いと知りながら
もしやもしやにもしやもしやに”
昭和二十九年三月里,叶归蓉清晨站在庭院之中,正在观赏刚刚绽放的樱花,虽然园中只有这一株樱花,开起花来也并不是很繁盛的样子,却是每年三月的春色,隔壁忽然播放起收音机,收音机里飘来这样的歌声,虽然隐隐约约,但还是可以听出,这是最近大为流行的菊池章子的“岸壁之母”。
听到这首歌,叶归蓉也很是感慨,这一首歌是根据一件真实的事情而创作,歌曲背景是,石川县的一位母亲端野夫人,她的儿子叫做端野新二,本来是在高等商船学校读书,然而在昭和十九年的时候,因为取消了征兵宽免,便被征调入军队,加入的是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中国满洲服役,一年之后日本宣布投降,海外日侨日军全部遣返,这么多年的时间,很多人都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有一些人是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归来,然而十年过去,却一直没有儿子新二的消息。
事实上就在昭和二十五年,日本政府已经给端野夫人送交了端野新二的阵亡通知书,然而这位深爱孩子的母亲不肯相信,她一直痴痴地相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还生活在西伯利亚的某个地方,因此只要有时间,便来到舞鹤港口,举着牌子等待自己的儿子。
这件事逐渐成为新闻,引发关注,于是就有音乐家谱写成歌曲,很快举国传唱,“风雪交加的西伯利亚一定很冷吧,生活一定很痛苦艰难,只要我还有命在,一定紧紧抱着你,用我身躯的体温把你温热。这个悲苦的愿望已经祈祷了十年了,只有神明才能了解,这种比风比流云,注定是悲惨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命运,只剩拐杖一只了”。
叶归蓉对日本战败后,海外日俘处境的感受,用“无感”来形容已经是很轻的了,事实上除了几名要好的军人,他只能想到一个词语,“罪有应得”。
然而当他听到这一首歌,却也十分触动,叶归蓉顿时想到了自己,端野新二离开母亲离开故乡,已经整整十年,自己与亲人音书隔绝,也曾经有十二个年头,两年前通过东京土方家转达,刚刚与迁居台湾的双亲再通音讯,因此当叶归蓉听到“岸壁之母”,蓦然便有一种险些坠崖的惊险感,倘若亲人没有来台湾,倘若舅母与东京本家失去联系,倘若自己留在东南亚,便不知何时才能够再见到亲人的书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