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那人在外面躬身行礼“杨冬和见过陛下。”
杜如晦笑着说“陛下,我都差点忘了,是我前两日约的他,他倒守时,准点的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杜如晦,似有所思。
杜如晦陪着笑。
李世民伸手无声地点了点杜如晦,然后转身看着保持着躬身状态的杨冬和“进来吧。”
杨冬和没有抬头“某不能”。
李世民笑了,他看了看站在身旁的杜如晦,调笑着说“这位大理寺评事,我大唐的杨大胆,在朝廷上都敢直言进谏,怎么,到了这小小兵部,反而不敢进了?”
杨冬和依旧没有抬头“禀陛下,某非不敢,是不能也。”
李世民奇了”为何?”
杨冬和的声音不卑不亢”某来此,是赴杜公之约。可眼下,陛下和房公、杜公都在,必然是商讨国之大事。依我大唐制度,军国大事,皆有品阶要求。某一介五品小吏,非不敢进,实不能进。“
”哈哈哈“,李世民赞赏地大笑,”杨卿,你前日上的奏折,朕看了,你所提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朕很赞同。我贞观新朝,现在是百废待兴,很多规矩形如虚设。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很多人还分不清楚,甚至连朕的爷爷辈的人都分不清楚,他们都比不上你这小小年纪的杨大胆杨卿,眼下辅机(长孙无忌)在修律法,你就去帮他吧。“
”是“,杨冬和保持着躬身,只是应得更大声了。
杨冬和才二十出头,却表现得不骄不躁,李世民越发地欣赏他。
一日之内,发现了个军中神箭手,此刻又得一员文将,此刻看着得仪表堂堂的杨冬和,李世民心中更是激情澎湃”世人都只知军中有神箭,能长远狙击。却不知道,朝廷里,也有神箭、大箭。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