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和制造总局终于将两百架炮车全部交付,这样咱们转移火炮便不会太过拖慢行军速度。”
\n
\n
黄得功也汇报道,说罢又咧嘴道:
\n
\n
“总算是要出征了,大帅你可是不知道,这些天属下都被那些家伙们烦死了。
\n
\n
天天嚷嚷着要随军,还让我老黄出面找大帅说情,我老黄哪儿有那么大面子。”
\n
\n
没被选拔进出征队伍的将士,自然心里头不舒坦,但军令就是军令,谁也没办法。
\n
\n
“哼,本帅知道你的心思,但你们要明白,这次出征建虏,首先是要为大明收复失地,其次是要为虎贲军出一口恶气。
\n
\n
安南侯、武功侯,你们都曾在虎贲军任职,该知道边军曾经的情况。”
\n
\n
张世康又不傻,这老黄虽然嘴上没说情,但其实还是想建议他多带些人,也算是给部下建功立业的机会。
\n
\n
大明这两年虽然情况好了不少,但也撑不住太大的消耗。
\n
\n
近卫军六万人看似不多,但这只是算上战兵,还没算那几万随军后勤人员,以及三万多头的牲畜。
\n
\n
出征在外,不仅战兵要补给,几万运输粮草、军械的后勤,乃至三万多头牲畜都要吃粮食。
\n
\n
每多一万战兵,几乎就要多两万张嘴,以如今的情况,大明也打不起长时间的富裕仗。
\n
\n
张世康是大元帅,但同时也是内阁成员,作为崇祯皇帝的代言人,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他不会为了多些许的战功,让朝廷负担不能承受的补给压力。
\n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