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只有卫蘅嫡亲的嫂子,三少奶奶,面色羞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却原来大房的两个少奶奶,蒋氏和古氏,都出身勋贵之家,嫁妆颇为丰厚,娘家也得力,送点儿山参、鹿茸什么的,对她们来说那是九牛一毛,不值当什么。
但二房这位长子媳妇葛氏,却是何氏自己看中的,出身女学,家中世代都是读书人,只可惜没什么造化,最大的官也就是一县的教谕。
按说葛氏是嫁不进靖宁侯府这等人家的,但咱们前面也说过,女子一旦进入了女学,就身价百倍,一点儿不愁嫁。何氏秉行的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高门嫁女,低门娶媳”。何家沦为商贾,门第不兴,若是娶了世家女儿,何氏的腰有时候就难免硬不起来,所以干脆选了才貌双全,出身清白的穷女学生葛氏。
这葛氏在女学中虽是佼佼者,可嫁为人妇后,就得洗手作羹汤,谈诗做赋虽然也不能丢,但毕竟不是主业了。一家妯娌难免有个攀比,就好比何氏和大夫人木氏不也比了一辈子么。
这葛氏自然难免被用来同蒋、古二人作比,她自己也难免在心底同她二人相较。这会儿两个隔房的嫂嫂都拿出东西来送卫蘅,葛氏这个嫡亲嫂子却是囊中羞涩,她那点儿嫁妆就跟没嫁妆一样。至于三少爷卫栎的那点儿俸禄,还不够他自己应酬,哪里有闲钱给葛氏使唤。葛氏也想拿东西给卫蘅进补,可她哪里有呢?
卫蘅偶然瞥到葛氏涨红的脸,不由有些同情这位嫂嫂了。前辈子她可也是瞧不起葛氏,只觉得她小门小户出声,一点儿也不大方,通常只会给她丢脸,这个通常就譬如眼下这种情形。
☆、不甘心
不过如今卫蘅经了一世,也是做过人媳妇的人,知道了女儿家的艰难,就难免同情起葛氏了。
何氏将葛氏的尴尬也看入了眼底,心里多有不豫,穷家小户出身的媳妇就是有这点儿不好——小气,进了女学,也改不了根子上的习性。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媳妇,何氏护短,赶紧转了话题,“珠珠儿,别猴在你祖母怀里了,瞧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多难看。怎么不多向你二姐姐学,那等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