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年老体衰,要让他跟那些个年轻猛将一样,单人独骑抡着家伙冲击几万人的军阵,那他断然不行。
好在鱼俱罗的刀法已经出神入化,就连御赐大唐第一猛将,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都是他早年收下的大徒弟。老鱼这人动辄拍着胸脯说,别看宇文成都现在人五人六的,要是一对一斗将,老夫让这小子三招,还照样拿捏他。
那帮老兄弟就嘲笑他,“你还让人家三招,人家宇文成都四百二十斤的凤翅镏金镋砸下来,一镗你能接得住么?”
事实上鱼俱罗也从来没跟自己这位成长起来的徒弟完全交过手,在宇文成都还是成长期的时候,鱼俱罗就不管他的力量训练了,只在招法变化上指点一二。
真要生死相斗,鱼俱罗一把年纪了,他还真就没底。故此每逢此时,鱼乙己就会涨红了脸争辩,嘴里说些什么“比武不是斗蛮力”、“技巧才是终末奥义”之类的话,惹得一群老兄弟之中,充满了快活的氛围。
但是好在杨坚有着杨规这个先知先觉的优势,收拢了麾下猛将众多,倒也轻易用不上鱼俱罗去拼命了。鱼俱罗虽然不服老,但这些脏活儿累活儿有年轻人愿意代劳,他也不是喜欢自虐,非得拖着一把年纪的身体去上阵拼杀。
现如今杨坚麾下那真叫个兵强马壮,猛将阵容甚至比他当皇帝的时候都强大的多,让他不由感叹真是高手在民间,上升之路都被世家垄断,这些普通人没有天下大乱,或许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这让杨坚更坚定了科举的存在果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现在甚至已经开始设想,未来重登皇位,除了文科,还要开设武科举了。
现如今杨坚帐下称得上“猛将”二字的,老将有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以及靠山王杨林,和他弟弟武王杨芳杨义臣。
就像杨规当年说的,杨林根本不是问题,就凭杨广登基后这几年的脑残作为,自己就把杨林给推到了杨坚这一边。而杨林来了,他老弟杨义臣自然也来了。不过这个杨是后改的姓,他是鲜卑人,本姓尉迟,后来被杨林收为义弟,改汉姓杨。
杨坚:“啊?我不到啊,这小兔崽子一上来就给自己俩耳光,把能臣猛将全往他爹这儿推,哎呀,我是不是误会阿广了,这还是个孝顺孩子啊!”
其余那些老人,诸如伍建章、贺若弼等人,年轻的时候或许功夫还看得过去,但随着年老气衰,早已脱离了猛将范畴。别说猛将,连上阵斗将恐怕都费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