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报纸网络上围绕着《光与影的世界》暗潮汹涌。吴淼自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对劲,除了加大公关力度和媒体打好交道尽量给徐久照和他的作品正面报道之外,也私底下雇佣网络水军跟对方打对台。
两边掐的不亦乐乎。
法国双年展倒是很乐意看到展览还没有开始热度就被炒了起来。
徐久照的支持者其实并没有吴淼想象当中的少,除了那些亲眼见过四条屏的人之外,还有特拉泽尼辐射出来的徐久照粉丝。其中就包括英国《陶瓷评论》专栏评论人克洛伊·伯蒂和知名收藏家沃伦·哈里森。
这俩人基本上就是反驳派的主力军,词汇倒是用的很优雅文明,不过割人一样疼死人。
克洛伊在文章当中写到:“当我第一次看到徐的作品,是在一个宴会上。那是一只瓷瓶,通体优美,如梦似幻。我直到现在还能够清晰的回忆起那星空下摇曳的荷花,它的姿态优美到好似一位临河而立的清丽少女。我的朋友很直接的就称‘它’是‘她’。”
“那宁静的色彩,温柔而细腻的线条,无不显示创作者情感,展现了一个平和美丽的内心世界。它就好像是正在期待恋爱的青涩少年,可爱到惹人爱怜,不禁想要拥她入怀。那是一件一眼看到就会涌起甜蜜情感的杰出作品!”
“所以,我不能相信竟然有人会认为徐的作品是拼凑出来的。这次我也有幸亲见徐的新作,很明显《光与影》延续了徐细腻精致、清幽雅致的风格特色。我能从这件作品上感受到作者情感上传达给观者夜晚凝望塞纳河时,思绪万千最终宁静而喜悦的变化。而那些会说干巴巴的人,我只会担忧的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很明显他对情感的接收出现了令人遗憾的问题。”
沃伦则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毫不客气的写道:“如果《光与影的世界》都不能够表达《感性:我现在的生活》这个主题,那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能够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从一无所有的原始社会进化到现在这样科学便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