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积。
之所以向高海拔山地扩充城市面积,原因自然是预防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该城市的繁荣,主要是得利于建设锡兰洋海上线路这个工程。
所谓的锡兰洋海上路线工程,就是为了沟通亚洲和南极洲,将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中,产生的电能通过海底电缆输向亚洲。
为此目的而建设的一条输电线路,其总长度为6500公里,全程绝大部分线路都在海底。
但考虑到维护海底电缆和开发海底资源的需要,在6500公里的直线线路中,计划在沿线建设13座海上大型浮岛城市。
伟城就是连接这13座海上浮岛城市的起点城市。
因此这里承担了很多配套项目。
这些配套项目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未来随着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带来的庞大电能,通过该城市源源不断输入亚洲腹地,这其中也带有庞大的利益。
比如利用廉价又充沛的电力,加上苏门答腊岛丰富的锡矿,还有马六甲海峡海底丰富的铝土矿。
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马六甲海峡海底的古冲积平原中,富含大量的铝土矿,初步勘探出来的可开采资源量,大约在7.5亿吨左右。
由于在远古时代,东南亚的南洋群岛中,在一些比较寒冷的时代,其实是连成一片的陆地,这些古陆地中,含有很多沉积型的矿物。
包括铝土矿、褐铁矿、高岭土、石膏等。
比如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上,古三海平原中,这几年就发现了大量品位不错的铁块、铝土矿。
其中以澎湖列岛西面的浅滩海域,发现的浅滩铁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