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脉,其脉象特征为下极盛大。在《脉经》中有记载。其来势汹涌,去势逐渐减弱。《素问》中也有所描述。来的时候大而长,通真子将其形容为如钩之曲,上而复下,与血脉来去的形象相呼应,仿佛万物伸展下垂的样子。
\n
\n
詹炎举曾说:“如环珠者非。”《脉诀》中提到:“季夏适宜出现洪脉。而在秋季和冬季,若出现洪脉,无论是发汗还是通肠,都是不适宜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n
\n
从脉象的体状来看,洪脉来时汹涌澎湃,去时逐渐减弱,就像夏季的洪水一样,满指滔滔。如果在春秋冬月出现这种脉象,可能是阳气上升,需要散火,不必疑虑。
\n
\n
与其他脉象相比较,洪脉来时如波涛拍岸,去时似波澜起伏。要想了解实脉与洪脉的差别之处,可以通过举按弦长且坚实的程度来判断。洪而有力的脉象为实,实而无力的脉象则为洪。
\n
\n
洪脉主要反映阳盛阴虚的病症。如相火炎炎热病、胀满胃翻等,需要及早治疗。而对于阴虚泄痢等病症,需要谨慎斟酌。在寸部出现洪脉,多表示心火上焦有炎症;在肺部出现洪脉,可能是金气受损;在关部出现洪脉,可能是肝火或胃虚;在尺部出现洪脉,则可能是肾虚阴火所致。
\n
\n
洪脉主阳盛阴虚之病,对于泄痢、失血、久咳等病症,是需要忌讳的。正如经书中所说:“形瘦脉大多气者死。”又说:“脉大则病进。”这都表明了洪脉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n
\n
微脉,其脉象极为纤细且柔软无力。用手指按压时,感觉就像要断绝一样,若有若无,难以确切把握。这一描述出自《脉经》。此外,戴氏认为微脉不仅细,而且还稍稍偏长一些。
\n
\n
正如《素问》所提到的,微脉被称为“小”。同时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人体内的气血处于微弱状态,那么脉象自然也就会呈现出微象。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