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第二天,当着睡醒了的胡晓雯面,她又抱怨了一回。
胡晓雯这会儿已经淡定了。她说:“还是要来医院的。毕竟剪脐带,消毒什么的在家可没办法完成。”
也是桃溪村的医院没有建好,配备的医护车也没有到位。要不然胡晓雯肯定会要求坐医护车走,或者在村里的医院生。
县医院没有高级病房,胡晓雯住的是两人间。克拉伦斯把旁边的床位也买了下来,就在旁边陪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胡晓雯和宝宝做了各项检查,俩人一切正常。因为是顺产,并不需要长时间入院。没等亲友轮番来看个遍,胡晓雯就出院回家。
克拉伦斯陪了三天,就被周青赶去上班。这边有她和伊莎、朱蒂亚,再加上偶尔过来的大妗子和表舅妈,他待在家里实在多余。朱蒂亚女士原本预定是过来陪产的,等到过来产妇和婴儿都出院回家了。
“妈,要不然你就回去吧。”胡晓雯抱着宝宝喂母乳,表情声音自然随意地说,“我嫂子那边才刚坐了一半的月子,就嫂子她妈妈一个人照顾也不容易。我这边人手这么多,再说不行还可以叫大妗子或者表舅妈来帮手。”
她抱着宝宝的手紧紧的,抓紧为数不多的时间跟孩子亲近。她不抓紧不行啊,宝宝就一个,除了亲妈之外日常平均三个大人围着转。根本就轮不到她多久,她容易吗她!
因为家里西方人多,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西方习惯的方式。
宝宝有专门的房间,并没有跟胡晓雯夫妻两个一个房间。婴儿房里除了木质吊着圆顶纱帘的小婴儿床之外,还有一张专门用来□□的小床。
刚出生的小孩子夜晚有多闹腾,胡晓雯是没机会知道了。周青、伊莎、朱蒂亚三个人晚上轮着值夜。
生产前,伊莎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产后康复计划表,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一项。晚上睡够了觉,白天的就在伊莎的陪伴下进行简单的锻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