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给俺们饭吃,还给俺们地种,俺们说不定早就已经饿死了。”
“是啊!没有徐大人,便没有俺们的今天。”
“……”
一边收割着麦子,流民们一边对徐智文交口称赞。
徐智文大概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官了,不仅给他们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死,还给了他们土地进行耕种,让他们这些食不果腹的流民,有了吃饱饭的希望……
可以说,在这些流民们的心中,徐智文便是天底下最好的官,没有之一。
无独有偶。
当整个太平县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的时候,定兴县内也迎来了丰收。
百姓们顶着午后的太阳,汗流浃背的在农田里忙碌着,身子虽然疲惫,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俺们县里这次肯定能丰收,以后大家都能吃上饱饭咯。”
“嘿嘿!都是李大人的功劳呀,要不是李大人,俺现在还在城里当乞丐哩。”
“俺分到了三亩地,这次应该能收个八九百斤粮食,交给官府三成之后,剩下的也够俺一家人吃喝了。”
“俺家里人多,所以分到了五亩,应该能收个一千来斤粮食,三成上交官府,剩下的也够俺和家人填饱肚子了。”
“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
太平县和定兴县迎来了丰收的喜悦,百姓们满面笑容的在农田里忙碌着,丝毫不觉得劳累,反而浑身充满了力气。
…………
…………
越州。
就在太平县和定兴县迎来丰收的时候,汪掌柜也带着一支商队进入到了越州境内。
汪掌柜本名汪园,乃是郑氏商行旗下的一名掌柜,主要负责的是郑氏商行在越州的生意。
约莫半个月前,他收到了家主的来信,让他返回太苍郡城,将一批货物送到越州的张山村。
对此,汪掌柜自然不会拒绝,很快动身赶到太苍郡城,而后将货物以及一众护卫的人手带上,踏上了前往越州的路途。
一路走来,看到沿途百姓生活现状的汪掌柜心中格外的唏嘘。
青州百姓过得已经够艰难了,然而……越州的百姓比青州百姓还要艰难。
越州,或者说下三州自古以来便是九州的富庶之地,这里气候温暖、粮食可以一年两熟,因而在太平年景的时候,越州的百姓是远比青州百姓要富裕的。
可那是太平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