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关之术,也不能令姑娘动心吗,若武陵源的作坊有杨家相助,想必更能造福百姓,杨家只不过想让两家更亲近些罢了,姑娘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碧青:“造福百姓,我也不会用儿子的终身幸福做赌注,此事绝无可能。”
四大长老大概没想到碧青会如此坚决,脸色颇不好看,碧青道:“既事情解决,在下这就先告辞了,回去择吉日迎娶惠姑过门。”说着就要走,大长老忙道:“姑娘且慢行一步,容我等商议片刻。”
惠姑扯着碧青:“嫂子……”
碧
青看了二郎跟小虎子一眼,只得停下,看这几个老头子还想干什么,四位长老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大长老道:“既姑娘不愿,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不过,听说王
记的人无论伙计掌柜家的,家里的孩子都可进武陵源学堂念书识字,如今绿柳庄跟武陵源结成姻亲,绿柳庄的孩子可否进武陵源的学院?”
碧青想了想点点头:“自然可以。”
四个长老松了口气:“如此,过几日老夫便送几个孩子过去,至于这两本先祖遗下的秘籍,还需劳烦姑娘帮忙翻译。”碧青推脱不过只能应下。
半个月后,绿柳庄的四个孩子跟着惠姑的花轿一起进了武陵源,到学院报道念书,四大长老有两位跟来,一位在学院当了先生,教一些入门的机关之术,另外一个进了武陵源作坊。
有了绿柳庄的人,很多之前不能攻克的难题的一一解决,不说别的,就是老百姓使用的农具都有了跨步式的飞跃,扇车,水车,曲辕犁,经过绿柳庄的完善改造,功能性,精巧性,实用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武陵源试用之后,碧青便交给杜子峰,杜子峰是大齐能臣,有他的支持,皇上的首肯,这些农具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在大齐普及下去。
新帝肃清吏治,广开言路,重农桑,开商路,短短几年时间,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大齐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盛世,武陵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