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王子都已经死了,而斯罗王也命不久矣,最多也就一两年的时间了,他已经彻底掌握了斯罗的大权。
魏永旭让使臣见了瑞禧郡主一面,看到她的近况之后,使臣表示了感谢,没多久便返回了。
同时,魏永旭还写了一封信给金灿佑,信中提到,瑞禧郡主今年已有十三岁,是到了议亲的年纪,他想要在大周的世家才俊之中替瑞禧郡主择选一位夫婿,询问他的意见。
不久后,金灿佑回信,只有一句话,谨遵皇帝陛下旨意。
叶昭宁便着手,让金善真时常参加宫廷宴会,多接触接触大周的世家才俊,尽量让她能选择一位合心意的夫婿。
金善真也收到了哥哥的信,信中跟她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金善真如今早已脱胎换骨,早已不是还需要兄长庇护的小姑娘。
她明白自己将来的肩上的重任,不但要承载母亲和哥哥的希望,还要承担起斯罗的重担。
所以,她也同样明白,如果她未来的夫君是大周的贵族,那么她的地位也能更加稳固,所以感情并不是她要考虑的。
但她还小,婚事也不急于一时,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选择一个合自己心意的男子。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景和十二年。
承泽已经五岁,到了该上学堂的年纪,皇帝亲自为他挑选了老师,楚太尉,尚书左仆射许沐川,梁国公,及右骁卫大将军。
楚太尉虽然已经不理政事多年,但仍旧地位崇高,而许沐川乃当朝宰相,梁国公更是不必说,而且他还是太子太傅,乃太子三师之一。
陈宣更是在外统兵多年,战功赫赫,教授皇子说句大材小用都不为过。
如今这些人却都成了秦王的老师,皇帝的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
这种阵容,除了储君谁能担当的起。
同样是陛下嫡子,宁王的老师仅仅只是一个吏部尚书,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跟这一些人一比,立刻相形见绌。
二月,琢玉坊的第一批学徒结业了,共计一百人,余下的还有几年才能结业。
这其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学徒都要做工,要找活干的共有八十六,叶昭宁招了十人进了名下的各个铺子和工坊。
又让皇室产业招募了二十余人,余下的有一半去了贵妇女眷们名下的产业中。
另外一半便是被京城中各大绣庄,商铺的老板们招了去。
且先不说这些女子到底能力如何,就是冲着皇后的名头,也有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