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皇后,皇后出言,英国公曾在安西都护府镇守多年,对西域的情况更加熟悉。
最后,皇帝一锤定音,英国公为主帅率两万步兵,五千骑兵,征讨葱岭三国。
但有意思的是,岐王被任命为副帅,安西都护府长史丁骅为行军总管。
安西都护府兵曹参军陈烽封为先锋将军。
而这几个,岐王是皇帝的亲弟弟,陈烽是皇后的表兄,丁骅是静妃的父亲,六皇子的外祖父。
某种意义上来说,丁骅的身份并不弱于英国公,毕竟两人都是皇子的外祖父。
而他也是一年前从凉州都督府被调往安西都护府任长史。
虽都是长史,可是凉州都督府长史为从五品上,但安西都护府的长史是正五品下。
而有这几个人在,即便此战大获全胜,那么英国公作为主帅能分到的功劳也要少的多。
其他两人不提,可岐王的颜面英国公却不能不顾。
这是皇帝摆明了要历练自己的弟弟,英国公本就失了圣心,哪里还敢对皇帝的意思阳奉阴违。
景和十一年二月,英国公率领一万步兵,两千骑兵从京城出发,另外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从安西都护府各军镇抽调。
英国公出发后不久,多地监察御史上禀,多地盐务亏空,私盐泛滥成灾,官盐滞销,盐价日益增长。
皇后阅览之后,于朝堂之上提出该巡查各地盐务,稳定盐价,保障民生。
皇帝准允,并将巡查盐务一事,全权交由皇后定夺。
皇后钦点怡王世子为主巡查官,中书舍人叶怀安为副巡查官,右领军卫将军郭政率军一千,随行护卫。
并从户部,刑部,工部,御史台抽调官员。
另皇后还指派了惠成县主随行,代替皇后行监察之职。
半月后,制定好了详细的巡查计划,确定了随行官员,众人离开京城,前往各地巡查盐务。
六月,瑜贵嫔诞下六公主,晋封为昭仪,六公主赐名瑾,瑾为美玉,握瑾怀瑜。
八月,葱岭三国的平叛结束,这场叛乱从开始到结束仅仅只用了几个月,二月出发,八月英国公率军班师回朝。
此战,葱岭三国国王皆被斩杀,自此便成为大周的疆土,皇帝龙颜大悦,犒赏三军。
英国公作为主帅,自然是首功,加封正二品辅国大将军,赏赐金银财宝。
岐王虽为副帅,但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赏银万两,黄金两千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