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日,慕老爷在书房坐了很久,若是从前他定然是不愿让儿孙从军,因为武将的荣誉都是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但如今慕家却说不起这个话了。
慕氏一族出了一个不孝女,死了就死了,可是其他的族人还要活下去。
陛下的意思很明显,慕氏想要走文官的路子是行不通了,但若是能在军中有所建树,他倒是很乐意。
幸而慕氏子弟文武皆修,所请皆是名师,而武学上也算有两个可造之材,如今虽不能做文臣,做个兵卒倒也是绰绰有余。
最后,慕老爷豁出最后的老脸,携重礼去了定国公府,然后由陈大将军出面,让他两个孙子做了边军中低等军官的职位。
虽然职位很低,但总比去当大头兵要来的好的多。
这个想法还是叶昭宁提出来的,虽然替慕家求情能得到一个老臣的好感,可是若是只能得到这些,对她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为了物尽其用,将利益最大化,她便想到让慕家弃文从武,再加上她的外祖父曾任营州大都督多年,安排个把人这点儿小事还是能办到的。
而慕家除了皇后的母家,整个京城也不会有人在给他面子,毕竟人走茶凉。
吏部的文书很快就下来了,慕家的两个子弟,很快就踏上了去往营州的路途。
慕夫人哭的肝肠寸断,但却没有办法,只恨自己生了个不孝的女儿,还要让两个孙子去替慕家争前途。
而惠妃和舒婕妤的离去,就像巨大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只掀起了片刻涟漪,很快就没了痕迹,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二皇子暂时住在福宁宫,毓庆宫只剩下了大皇子一人,倒是有些冷清,那日后他还是与往常一样。
每日晨间按时去弘文馆,下午上骑射和武术,回来按时完成每日的课业,还得了先生好几次夸奖。
只是魏永旭再没有召过他去紫宸殿询问课业,父子之间好不容易才缓和的关系,又再次降至冰点。
但没人敢苛待他,因为在后宫和朝中官员看来,他正得圣心呢。
因为陛下不但刚刚追封了他的生母,就连他的养母贤妃也得了封号,他与二公主更是得了许多赏赐,所以众人自然上赶着巴结他们。
那日后,贤妃对叶昭宁也生出了些埋怨,她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怪皇后,且不说皇后待她如何。
即便是那日,皇后所做也是在帮她和菁儿还有煜儿,并且还帮他们得了许多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