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是因为蔡婆婆的儿子才离开蔡婆婆家,而是她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只有在道路上,在人群中,才不会长时间地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才不会痛不欲生。
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时也会支个摊子帮人写写书信,有时也会找个名医看看自己的眼睛。
不过,谁也说不清她的眼睛是怎么回事。
倒是有一个乡间老大夫说了一番话,略略解了她心中的疑惑,大夫说:“你面色含悲,脉象经短气消,气阴两虚,是不是你经历了什么让你极其悲伤的重大变故?过度悲伤之下,人的精神身体都会严重受损,或许是这个原因也说不定。”
她怔怔的,微微点头,之后便再也没看过眼睛。
冬去春来,夏往秋至,这一年,她来到一个叫兰桥镇的地方。
身上的银子已经花去大半,她也不着急,后来听人说,这里有个写书的范先生在路口摆茶摊,专门请过路的人讲鬼狐精怪奇闻轶事,讲故事的人可以免费饮用茶水,讲得好的还能免费管上一顿饭,她心中好奇,便骑着毛驴过去看。
远远的便看见一座草亭,亭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板支起的桌子旁,放着几只板凳,离桌子不远的地方,是个小火炉,火炉上炖着水,一个老妇人和一个老者正在说着什么,老者微微点头,然后老妇人便离开了。
其时亭内并没有什么客人,老者便从袖中掏出一卷书,悠闲自若地看起来。
夏初菡牵着毛驴走过去。
老者看到她,招呼道:“客人要用一碗茶水否?”
夏初菡点了点头,老者道:“看样子小哥是从外地过来,可有什么稀奇故事或新鲜见闻说给老朽听?”
老者的目光温和清润,看人的时候带着一点微笑的专注,让人不由自主地心情放松,升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