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便已是独步武林的人物,继任蜀山掌门那也是震慑四海的所在,不过又不幸的是,此人十年前不知所踪。江湖传说纷纭,有说这位慕掌门天纵奇才遭其师兄妒忌,暗下了杀手,有说他隐姓埋名远离江湖,有说他渡海成仙。总之是飘涯子做了蜀山代掌门,但却不具震慑八方之威,故而拜月教蠢蠢欲动。”
听完唐掌门的一番分析,我试着反驳:“恐怕拜月教对中原的顾忌未必这么简单吧?拜月教主顾忌冲虚真人不敢染指中原可以理解,但慕太微庸碌无为何德何能,竟能远慑拜月教主?不太可能。因此,拜月教沉寂二十年的原因肯定不止于此,想必是有其他缘故。”
谁知,唐掌门对我如此言语极度不满,横手夺过我手里茶杯:“慕师兄既为蜀山内门弟子,怎可如此说那慕掌门!十五年前,慕太微一柄承影剑,素衣过中原,蛟龙承影,雁落忘归,风姿鼎盛,名动江湖,那是何等惊才绝艳不世出的人物!岂是慕师兄口中庸碌之人!若非天妒,蜀山怎会落得飘涯子之手,江湖又怎会由得江陵城主领首!”
发泄不满之意后,口渴的唐掌门就着茶杯喝了一口,旋即,“噗!这是什么?!”
天玑苦着脸:“我师父的药。”
唐掌门:“……”
我则虎躯一震,暗自庆幸,就说这颜色可疑,幸好没喝。
千岁忧做总结陈词:“所以说这么多,意思你们还是不知道拜月教拖了二十年才染指中原的根本原因?看来只有一个解释!”
“什么?”众人求解。
“重度拖延症晚期。”
……
拜月教一石激起千层浪,诸派唇亡齿寒之心泛起,结盟之意尤甚,唯独珞珈山一派觉悟不足,偏于一隅,不发言不表态不参与,不由引起旁人注意。
江陵城主似早已注意到珞珈山淡定旁观的态度,频频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