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脍、荔枝和马奶葡萄在口腔中百花齐放,这是万国来朝,物质丰沛的盛唐之味。
宋朝的东坡肉,元朝的奶茶、烤饺子。
清朝种类繁多的御膳和海纳百川滋味的满汉全席。
老饕吃了我调制的这一滋味,都如同刘姥姥入那大观园,大开眼界。
但味觉博物馆的赵馆长尝了滋味后,却摇了摇头道:“你这味道,很好,很丰富。
品其滋味如同漫步在一步一景的苏州园林之内。
但园子是死的,龙是活的。”
赵馆长的话,我一开始不解其意,所以不以为然,尝我调出的这一滋味,有秦汉、唐宋元明清,七种变化,活灵活现,你凭什么说我这味道是“死”的。
直到一位华裔研究员尝了我研制出的滋味,给出的评价才让我如遭雷击,反应过来了。
他说:“你调的这味道很好,但我并没有尝出什么历史的滋味啊。”
怎么会?其他人明明尝明白了,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
不对,那些人都是美食文化历史方面的专家,尝出我想要表达的想法,很正常。
但是普通人呢?外国人呢?
他们尝不出这道菜包含的历史底蕴,他们尝不出这历史传承之“龙”。
怎么办?我的研究进入了瓶颈。
更糟糕的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我身边应验了。
06悲伤的滋味
赵馆长病重了,病的很重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一回。
赵馆长对我有知遇之恩,在味觉博物院研究的这几年,他对我也多加关照,对我而言,他是亦师亦友亦父的存在。
我来到他的床前,握住他苍老又因病消瘦的手,一股酸涩感涌上我的眼眶。
那感觉顺流而下,我的鼻腔、我的上颚好像都要渗出泪水来了。
舌头在口腔里转了一圈,尝到的味道都是苦的。
“不必悲伤。”赵馆长轻轻握了握我的手,他的手已经没有力气了,我几乎感觉不到他的手劲。
“人总有一死,死前我想尝到龙味,你能实现我的这个愿望吗?”
赵馆长苍老的眼中蕴着泪,那泪水晶莹如透镜,透着这镜望着他的眼,我好像看到了一双婴儿的眼,那是世上最干净的目光。
那目光没有世间种种悲欢离合、痛苦不幸,只有最纯净的祈求,就像婴儿张开手向母亲要求拥抱和抚慰。
我忽然被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