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例如,年轻、体质较好且肺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能够耐受相对强度较大的运动;而老年患者或伴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更为缓和、安全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2. 循序渐进原则
- 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逐步增加,不可急于求成。在疾病初期或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时,运动时间可以较短,强度较低,如从几分钟的简单活动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强度和复杂性。例如,从最初的床边坐起、简单的肢体活动,逐步过渡到在病房内或家中缓慢行走、进行简单的呼吸操等。
3. 安全性原则
- 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疲劳、头晕、胸痛、呼吸困难加重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运动环境应安全舒适,避免滑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急性肺炎不同恢复阶段的运动推荐
(一)急性期(住院期间)
1. 床上翻身与肢体活动
- 患者在卧床期间,应定时进行翻身,一般每 2 - 3 小时翻身一次,可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翻身时可配合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屈伸上肢和下肢关节,每个关节活动 5 - 10 次,以促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 呼吸训练
- 腹式呼吸:患者仰卧位,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尽量隆起,放在腹部的手随着腹部的隆起而上升,放在胸部的手应尽量保持不动;然后用嘴慢慢呼气,腹部逐渐下陷。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每日 3 - 4 次。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度,提高肺底部的通气量。
-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 2 - 3 倍。例如,吸气 2 秒,呼气 4 - 6 秒。每次练习 10 - 15 分钟,每日 3 - 4 次。缩唇呼吸可帮助患者控制呼吸频率,增加呼气时的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促进肺泡内气体排出。
(二)亚急性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