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他们这里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倒好像是来他们这里补习文化课似的。
所以,滕毓藻收编这两所学堂并将他们合二为一后,就统一将他们纳入直军体系,所有教习不但都穿上了军装,还给他们了军衔,人这些教习们都成为直军的军官。
当然,直军属于新军,新军的军官们不仅有品级,而且品级还不低,高的可以定为标统,低的也是哨长一级,而时任总办的张锡元的军衔,自然是学堂里最高的,他的军衔在划出时已经是少将了。
这一次他们划入军官学校,教习们的军饷也没有因此发生任何变化。
陆军部给军官学校的军饷,虽然没有直军的军饷丰厚,可差额滕毓藻都会给他们按月补齐,都会给他们存到在《震旦银行》的账户上。
对于这件事,滕毓藻周围的人颇有不解,他们认为,陆军部既然已经接手了军官学校,这些人自然就已经不属于直军了,滕毓藻也没有必要再给他们补齐差额。
只是滕毓藻不为所动,坚持如此,这让这些教习们都对滕毓藻感恩戴德,甚至他们中许多人还一直认为,他们其实还是直军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锡元现在虽然是帮办,可在军官学校的权威并不低,除了少数后招来的教习,绝大多数教习们依然以他马首是瞻。
这些后招来的教习,都是在英、法、日接受过军事和普通教育的人,只不过这些人在军官学校的位置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包括段祺瑞在内的原《北洋武备学堂》和原武卫前军的教习们,都熟悉和接受德式军事体系。
而且,段祺瑞也非常认可滕毓藻为军校招聘来担任教习的德国军官们,在德国接受过军事教育的段祺瑞,甚至德育还很流利,在同这些德国教习们交流时都是用德语。
至于包括张锡元在内的教习们还穿着直军军装的原因也很简单,军校最初就是滕毓藻提议创办的,教习就是这些人,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