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诸葛亮之所以如此为之,小子认为原因有四。
其一,当时刘备势单力孤才会联吴抗曹,同时也需要曹操的势力牵制东吴。若是曹贼死了,北方陷入混乱之中,东吴将会一枝独秀,趁机霸占了天下。届时刘备将不会有立锥之地,哪里还谈得上建立霸业?
其二,关羽在华容道捉了曹操,又放走他,这能让天下人知道有刘备其人。诸葛亮如此为之,恰是让东吴知晓刘备的厉害,才能更加巩固孙刘联合的关系。
其三,让关羽捉曹操,放走曹操,恰是让关羽偿还欠下曹操的人情。
其四,关二爷桀骜不驯,对诸葛亮不甚尊崇,诸葛亮正可抓住关羽捉住曹操,又放走曹操的过失来压制关羽,让关羽心悦诚服,甘心听命于诸葛亮。
呵呵,说起来这正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
在三国里,其实动用这样心计的人并不少。夫子可知空城计吗?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无险可守退到西城。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当时诸葛亮无兵无将,却是大开城门,他自己则镇定自若的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有埋伏却引兵退去。
难道司马懿真的怀疑有埋伏吗?当时司马懿有兵马十五万,小小西城就是有埋伏,还能埋伏下多少兵马?
司马懿知晓这一仗定然会活捉诸葛亮。可是司马懿却退走,这便是司马懿的心计。
试想,司马懿若是捉了诸葛亮,还会有蜀国的势力吗?没有了蜀国的势力,他司马懿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在司马懿看来,曹魏哪里还会容的下他?司马懿必死无疑。”
周致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听的王鼎连声叫好,“好,好,周家小子真知灼见,就是连老夫也未曾想到如此之多,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后生可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