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广平的机会。
《菊与刀》在原本的历史上要到二战之后才会发表,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奉美国政府之命,所做的一份对日本民族性的调查报告,旨在指导美国政府战后如何管理日本。陆秀虽然剔除了战后研究的那部分内容,但美国人的西方式视角,对中国了解日本依然有着不错的借鉴意义。
周广平只看了开头部分,一双眼睛便猛然亮了起来。《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这个时代虽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日本这个正在崛起的近邻值得中国学习,但因为多年来天朝上国的骄傲,大部分人对日本的崛起却依旧抱着一种在看暴发户的心态,喊着反日抗日的不少,却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对日本进行研究。突然看到这样一部著作,怎能令他不为之惊艳。
陆秀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是我从一位美国女学者那边得来的灵感,我觉得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深入研究我们的敌人。”
其实,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研究日本的著作,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少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但这一次,由她牵头,情况必定会完全不同。在了解了日本人的狡诈与残忍后,她不觉得日本人在南京保卫战中执行的分批诈降计划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
所以,在此之前,她必须得尽可能的妖魔化日本人。原作者如果看过她这一版的《菊与刀》一定会气死,因为,她完全摒弃了人类学研究应有的公正与客观,无限放大了日本人的劣根性。偏偏,还旁征博引,打着科学的幌子,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这个时代的西方人不仅对中国人有偏见,对日本人也有偏见,想要在美国找到丑化日本人的资料,太容易了。不服?不服找美国人去!
周广平显然已经看到了体现陆秀如此写作风格的章节,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哭笑不得的笑。不过,他倒是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显然也觉得在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刻意丑化日本人不是什么坏事。
“我不想直接出书,出书带来的影响力太有限了,我想在报纸上连载,但是不知道该投哪家。”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