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办坠楼案件,最关键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判断死者究竟是在生前坠楼,还是在死后坠楼。一判之隔,天壤之别。
生前坠楼,有可能是自杀,也有可能是意外。自杀案通常会伴随着遗书,至于意外,则必须找到死者在高处活动的证据。例如,修理顶楼的天线、搬移阳台的盆栽,都会因为稍有不慎而失足坠落。如此的报道在八卦杂志上并不鲜见。
而死后坠楼,则显而易见,一定是他杀。这也是谋杀案中最残忍最令人发指的一种尸体处理手法。
从尸体的状态,来判定到底是生前坠楼,还是死后坠楼,主要有三种方式。
其一,根据尸体伤口的“生活反应”,也就是血液凝固状态。
活体在出血之后,由于生命的自我修复功能尚在,血小板会促使血液凝固,达成止血的效果。但死体则不会有血液凝固的状态出现。
坠地时强烈的冲撞力道,必然会造成头部破裂、颅内出血,或是内脏破裂,体腔出血,并且伴随骨折的现象。
一般而言,坠楼的死者,只会出现一个致死原因,就在人体落地时,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那个位置。解剖之后,检验内出血的状态,就可以从体内伤口的血块,判断出死者是生前坠楼还是死后坠楼。
其二,根据尸体的骨折位置。
无论是自杀或意外,只要是生前坠楼,在落地的一瞬间,人体都会出现抵抗地面反作用力的本能反应,而这反应的结果,便会让骨骼的大关节处,出现骨折现象。因为,关节部位是人体骨骼最脆弱的地方。
然而,在死后坠楼的情况,由于人体已经没有生理反应,重力会直接撞击尸体,所以骨折位置,会依据冲撞的部位而有不规则的分布,而不限于关节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