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通过对超导体导热性的分析,物理学家认识到,超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能量分布并不均匀,而是具有能隙。
\n
\n
然而,所有这些理论都只是用来说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从物理学基本定律出发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
\n
\n
在昂内斯发现超导现象之后近50年的时间里,理论物理学家一直没有发展出超导的基本理论。
\n
\n
直到
\n
\n
1957年。
\n
\n
在这一年,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三人提出了赫赫有名的BCS理论。
\n
\n
当时施里弗和巴丁、库珀发现,超导体中的电子会结合成库珀对,所有电子库珀对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的,并由于声子-电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整体。
\n
\n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同时描述所有库珀对的行为,而不是单独描述每一个库珀对。
\n
\n
这些电子对不受其他电子和晶格的影响,这使得它们可以不受阻碍地运动。
\n
\n
最终在这一年初,巴丁与他的学生库珀和施里弗将这些因素组合起来,以《超导的微观理论》为题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
\n
\n
在同年12月的文章《超导理论》中他们证明了超导相变是二级相变,他们的理论可以解释同位素效应和迈斯纳效应,以及为什么超导态只能发生在绝对零度附近:
\n
\n
在大量的热扰动下,脆弱的库珀对会断裂。
\n
\n
此外,他们还给出了关于比热和电磁穿透深度的理论计算。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