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我手写我心,心有所得,手成章。又不是做八股时,需要反复推敲。古人作诗填词,讲究的是浑然天成,尔等精雕细琢,算勉强作好,也不外是匠、呆二气。魏晋之时,曹子建七步成诗,若如诸君这般冥思苦想,脑袋早掉了不知道多少回;唐时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如果和诸君这样眉头紧锁,又如何有才思敏捷的温八叉。”
这笑声充满了讽刺,众人抬头看去,发出讥笑的正是周楠。
翁春大怒:“这位兄台不请自来,方才又大言说要夺今夜的彩头,相于诗词颇有心得,要不你先请?”
“那我当仁不让了?”周楠点点头站起身来,一拂衣袖,清了清嗓子。
按说,想这种诗词试,按照穿越者装逼的套路,应该先任由飞扬跋扈的反派挑衅、欺压,自己则低调隐忍,作壁观,冷眼看其他人蹿下跳。直到最后再朗声背诵一首千古名篇,将所有人狠狠镇压,打先前鄙视和轻看自己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收获一地跌碎的眼睛和一片崇拜的目光之后,事了拂衣去,传扬声和名。
不过,看天色已经不早,今天的房饭钱还没处着落,周楠也没有工夫装逼。压轴和大轴咱不做了,直接开场亮相。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世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
柳枝、柳絮乃是国古典诗词最普通的意相,从古到今关于此二字的诗句不知多少,如“枝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方草。”又如“此夜曲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千古名句。后人再怎么做,也脱离不了前人的窠臼。
周楠这一句而言,也只是泛泛而谈,毫无出彩之处。这样的句子,只要对仗平仄没弄错,大伙儿一天写几十百首没任何问题。
当下,众人心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