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他的震惊难以形容。警方在提取了死者的DNA之后,在数据库里进行了排查,结果匹配的结果是唐靖川。死者必然不能是唐靖川本人,那就只代表一个结果——这个人是唐靖川的血亲。结合年龄考虑,最有可能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
闻竞吞了一大口口水,他理解了陆嘉反复嘱咐他的原因,这件事确实不能让别人知道。不光是因为要考虑唐靖川的感受——父子俩同时成为系列案中的受害者,这个案子应该没有那么简单。他给文档这个文档设了密码,然后心情复杂地合上电脑,望着虚空中思考了一会儿。
陆嘉手上的这个案子在一个月之前,唐靖川的案子发生在他13岁的时候,所以是15年前。闻竞在手边的纸上大概写了这样几个时间点,10年前,6年前,3年前,1年前,半年前——重点排查这些时间点附近的谋杀案,说不定能更容易找到凶手。就目前的两个案子来看,凶手的活动范围应该是本市,对于地形也还比较熟悉,如果不是本地人,就是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写完这些,他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不会停下,杀人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那很有可能在1-2星期之后凶手就要再次作案了。
唐靖川一个人住很久了,他的养父母对他很好,他从国外毕业回来后,养父母给他买了套房子。唐靖川本来就喜静,又喜欢一个人学习工作到很晚,就没有拒绝。这个小区离警察局开车大概十五分钟,他对这个住处非常满意。
他正对着电脑翻阅资料,面前摆着一杯咖啡,不时在纸上写两行字。他的背后是一面白墙,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照片,剪报,胶带,在白墙上形成了偌大的一个蛛网。上面贴着六名死者现场的所有信息,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详细的资料。唐靖川摘下蓝光眼镜放在一边,拇指食指捏了捏自己高耸的山根,转了一下椅子,看向蛛网墙。
他的视线划过每一个细节,然后陷入沉思状态,他离最后的谜底已经很近了,那一天估计很快就要到了。他想了想,从右手边的书柜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默默翻开。闻竞对于唐靖川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是一个国外大学毕业回国的法医,而唐靖川对闻竞则不然。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贴着闻竞的照片,写着关于闻竞的所有信息,他的喜好爱憎,事无巨细,从小时候到现在,所有他能查到的细节都在里面。他一页页翻下去,表情逐渐舒缓柔软起来,想到闻竞,除了情欲,更多时候他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想到闻竞,他感到对见到他的每一天的期待,对生活的眷恋,他的心中蔓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