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就此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n
\n
在位置分布上,十二经脉在人体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n
\n
其中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则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n
\n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n
\n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于脏腑,外达于肌表,营运全身。
\n
\n
其流注次序是:
\n
\n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n
\n
再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n
\n
“通经”也是按这个顺序来。
\n
\n
因此,“通经”首先要通的,就是“手太阴肺经”。
\n
\n
经脉之上又有节点,谓之“穴道”。
\n
\n
故而,“手太阴肺经”的通经修行,借助穴道又有几句歌诀可以概括为:
\n
\n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n
\n
十一个穴道一一走过,“手太阴肺经”就算是“通经”完成了。
\n
\n
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