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短了,大多选了稳妥的法子。一张张诗句由宫女念出,众臣与皇帝评判,若觉尚可,便举一手,由宫侍统计,票数最多者胜出。
殿内老臣都是文采俱佳之辈,此时也是颇有兴趣,想听听这年轻一代文采几何。
见月者,只在夜间,正是思绪愁多之时,因此多数诗不免伤春悲秋,宫女软润的嗓音,众人皆是感触良多,不禁陷入回忆。
又听那宫女念道:“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
众人一下豁然开朗,此诗应时应景,诗意豁达,可见作者心中开朗乐观,不见前几首之哀思,矫揉造作。
余下也不乏有团圆之意的诗,只大多不如这首惊艳坦坦。
再是赏画,画作匆匆,都未上色。
“咦,这幅倒是颇有味道。”楚皇拾起一幅,只以黑白着墨,线条利落如刀,寥寥几笔将画中之人的勾勒得十分灵动,姿态如月下仙子,又不由赞许道,“实乃佳作。”
众人轮流赏看,俱是点点头,画面虽简单,这画却是有生机的,比之其余两幅,技巧用得不多,但是多了几分真心。第一应是稳了。
只是诗与画,二者难度不同,不好相提并论,楚皇又加了一枚玉佩作为画的彩头。
宫侍宣读诗画头名时,满堂俱惊,诗作乃户部侍郎应晋磊之女应晗,画乃威宁将军宋是忠之子宋冠青。之所以如此吃惊,是阆中传闻应晗此人十分爱财,还在经营着一家酒楼,作为女子,并不是不可,只是已身为官眷,再行商便是自降身份,阆中贵女大多不与她交好。
再说宋冠青,武将之子,手可拿刀戟,作画竟也这样好。楚渝暗自得意,宋冠青该感谢她,以前帮她做了这么多功课。只不过宋冠青作画好,并不是这个原因,需谈及他军中几年,闲来无事便画画她,若是今日让他画别的,倒不会这么灵动了。
楚瓒宁被拘在宫中,面上已经是为人满意的太子模样,谦逊有礼,温润如玉,实则极爱偷溜出门,这也是为何频频遭受刺杀。应晗此人他也是见过的,没甚么印象,遥遥望去,只见一女子跪拜谢恩,身量纤长,低眉顺眼,看着倒是很普通。
“臣叩谢圣恩。”宋冠青今日穿了一身黑色劲装,衣领处勾勒了金边,暗纹在烛光下泛着波光,整个人沉静自若,不卑不亢,长相俊朗,看得皇帝频频点头,十分满意,心道,去军中几年倒是历练得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