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朱家今年带动整个渡口镇运法改良,财银兴旺,我应该代表渡口镇感谢朱老板。但朱老板这一增加店税的请求却行之不通,我中州向来施行固定店税,盈余时不涨,亏损时不降,给朱家教授行增加赋税,实在不合律法。”
“进我县公库自是为难,请求高县令将所增加之税银进我县私库。”
“朱老板你说笑了,我县岂有私库!”
“高县令,我听闻渡口镇搭桥、修官船、救济穷苦,只赖官家开支,难以支撑,都是高县令想办法周转,甚至不惜动用自家银两补全。纵使您赤血忠心,但这样终不是长久之计。朱某斗胆进言,这私库实在是势在必行。”
“我州向来没有听闻县衙自立私库!”
“高县令,我有一个能够妥当立私库的计划,您可肯指正一二?”
朱勤所请十分荒诞,若立私库,那但凡郡里查知,便是自毁前程、自断生路。但高县令也苦于没有大肆敛财的办法,心想听听也无妨,“经营财帛,是朱老板的行当,却非我之所长。指正不敢,愿闻其详。”
朱勤娓娓道来:“与其他农垦重镇不同,我镇仰赖泸江最大的码头,以经商聚财。但各家独立经营,难成团聚效应,不如成立渡口商会,将各家商户所纳余银收入商会私库,但凡镇上有兴修采买的事宜,都以商会之名,捐赠一二。这样实为县府私库,但却不需要县令亲自过问操持。”
垫上一层,确实隐蔽。“可商户们怎会愿意进入商会?”
“还请高县令想个便利,施予商会里的商家。我朱家再第一个带头加入,并愿为商会四处奔走游说。一定促成商会规模。”
高县令还不放心:“那郡里问起来,为何与这商会独行便利……”
“商会助民,县衙助商,当是高县令振奋镇上经济的举措功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