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有人说那是冤魂得雪的泪,也有人看见血水渗入江岸,竟开出星星点点的野菊。
\n
\n
自此,秦淮河上的画舫再不敢夜泊,盗匪们闻风丧胆,连赌坊的骰子都暂时收了声。
\n
\n
整顿官场的风暴接踵而至。
\n
\n
于文宏将《兴除利弊约》张贴在各级衙门照壁上,其中\\"禁实耗\\"一条最是戳心——往年征税,一石粮要加收三升\\"鼠雀耗\\",如今颗粒不许多取。
\n
\n
有个知县暗中加派,次日便发现自己的官印被换了木胎,匣子里静静躺着半截葛布腰带。
\n
\n
学政改革更是触动了百年积弊。
\n
\n
于文宏亲自抽查考棚,在贡院号舍里逮住三个夹带的富家子。最令人称奇的是,他竟把总督衙门的西花厅改成义学,每月朔望亲自给寒门学子讲《论语》。有老学究在窗外偷听,回来逢人便道:\\"那位于大人解'克己复礼',竟比《四书大全》还通透三分。\\"
\n
\n
谣言便在这时甚嚣尘上。有人说他任用的粮道是山西同乡,却不知那人连\\"汾酒\\"二字都不敢提;更有人赌咒发誓,亲眼看见总督后衙藏着整箱金砖,可上门搜查的御史只找到半坛腌菜。
\n
\n
乾清宫里,康熙把弹劾奏折扔进火盆,火星溅上龙袍也不以为意:\\"朕记得于文宏在直隶时,连驿马都舍不得骑。这样的官要贪,早该在黄州就贪够了。\\"转身道:\\"记住,清官得罪人时,比贪官更招恨。\\"
\n
\n
江宁城的梅雨季节,于文宏的旧伤发作得厉害。他靠在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