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这一举措使得福建的赋税征收工作变得高效而有序,一时间,福建官场的风气也为之一新。
\n
\n
然而,这位掌管一省钱粮的布政使,自己的生活却过得异常清贫。他的衙署里常常连薪米都无法按时供应,生活十分拮据。面对这样的困境,于文宏并没有选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n
\n
为了维持生计,于文宏不得不典当自己的衣物来购买薪米。
\n
\n
起初,他还能典当一些比较像样的衣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衣物越来越少,最后连可以典当的衣服都没有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一天只吃一顿饭,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生存需求。
\n
\n
有一次,随军出征的满汉大臣和朝廷使臣们来到于文宏的衙署。
\n
\n
当他们踏入衙署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几案上布满了蜘蛛网,老鼠的痕迹随处可见,室内仅有一个贮藏官服的竹笥,两口煮饭的锅,以及数十束文卷和书册,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n
\n
一位满族大臣不禁感叹道:“我走遍大江南北,见过无数官员的府邸,但从未见过如此清廉的官员。”他对于文宏的廉洁奉公深感敬佩,同时也对于文宏所处的困境感到惋惜。
\n
\n
福建濒临大海,自古有市舶之利。
\n
\n
时有外国贡使前来,向于文宏赠送贡品。
\n
\n
一次,一位贡使献上异域香料,香气馥郁,价值连城。
\n
\n
于文宏却只是轻轻一闻,便物归原主。
\n
\n
贡使不解,通过翻译问道:";大人为何不收?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