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个年代同步,因为无爱而空虚,如旷野里空长年轮的小树。而至亲的父母对儿女的关注,也如旷野里的风,通常是凌厉而粗糙的。
但我却很神奇地拥有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小角落。这个小角落的所有空间,是一本从俄罗斯翻译过来的传记小说,题目就叫《古丽雅的道路》。这本书没有开头,也被撕去了结尾,却令人惊奇地配有十几幅那个名叫古丽雅的女孩微笑的照片。我之所以清楚书名是因为这本书的排版颇为讲究。
当然,这本散发着美丽和温柔的气息的书,原本并不是我们家的财产。父母亲是看报的,书却几乎不读。而我们房东老太太家里有着这样一本书,恐怕也是偶然的。
那天,永远是黑衣黑裤黑鞋,独居的房东老太太,同往常一样把煤球炉子拎到院子里生火,她曾经美丽,那时却只留下哀愁和皱纹的脸,在煤烟熏烤下痉挛成一团。她的五个儿女都被发落到边疆各地,而她最为宠爱的医科大学毕业的三儿,也被发落到新疆的某个小镇。
所以,每天傍晚时分,老太太就会搬一把小板凳坐在门口发呆。但她对院子里的小孩挺温和,至少,从没有像很多大人那样歇斯底里地嚎叫过。据大人们的闲谈,房东一家是破落的“大户人家”,在上海滩上曾经拥有至少五六个大店铺,好像还有工人和厂房。
房东老太生不着炉火,转身进屋拿出一本书,三两下撕了几页纸做“引火”,火苗于是就很旺。那本被毁容的书,就被她不经意地放在了小板凳上。在她再次转身的时候,小板凳上的书已经不见了。而当时在场的似乎就我和她两个人。
小孩子的眼神尖锐,那时还不认识很多字的我,离好远就能一眼之间看准了书上的插图是一个美丽女孩子的微笑。我没有办法抵御如此美丽的微笑。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老太太的视线。直到我确信她已经不再记得有过这么一回事儿。
这本被我小心地用牛皮纸包装和修葺好的书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