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挺拔的身影,她芳心一阵鼓荡,想起他初到江陵时的情境,那真比过节还要热闹。
囚车碌碌驶过大街,身穿白色囚衣,套著大枷和重镣的顾天成半跪在车上,头发凌乱,衙役架下来时,路都站不稳,连摔好几跤。江陵百姓民风淳朴,没见过罪恶满盈的犯人,都以为稀奇,跑出来围观。
有认识衙门官差的人说,这人原是杭州知府,因为勾结乱党,串通西夷,私藏兵器而被发配到这里。勾结乱党,私藏兵器这些事,对於普通的县城老百姓来说很陌生,但近年来,西夷人时不时侵犯边境,朝廷派兵镇压平乱,期间大量的钱财物资都来自民间,贪官都以此为由压榨百姓,横征暴敛,囤积粮食,抬高市价,苛捐杂税年年渐重。百姓叫苦连天,一听此人串通西夷,都不由自主地露出鄙夷的目光。
当日他便被派去做劳役,一连几月,在大家都快忘记他时,京城来了一道圣旨,免去他劳役之苦,恕为平民百姓。这下江陵县又轰动了,有人说顾天成其实是含冤受屈,被人诬陷而惨遭发配到此,说法得到不少人认同,毕竟他看起来斯斯文文,一副任劳任怨的老实样子。直到後来,县令不小心说漏了嘴,大家才知道,顾天成确实犯了滔天大罪,之所以能得到赦免,全靠朝廷中一位官品较高的大臣上书皇上,替他说情。
官官相卫,原来顾天成的背後还有人撑腰呢,难怪他表现得那麽淡定。虽然心存不屑,但顾天成後来到码头当运工、到粮店当帐房先生,到当铺当夥计,没人敢拒绝请他,生怕他一个不满意,一纸告到京城去,惹出周身麻烦。
顾天成赚够银两,便自己开了一间客栈,名叫悦成。刚开始经营时,来的人极少,多半是些贪图饭菜便宜的人。渐渐的,前来吃饭的人发现他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面目可憎,瞧他相貌儒雅,疏眉朗目,又透著一股书卷气,说话不多,但温温和和的,对人也客气,不禁生出好感。平时出入见了面,偶然搭几句话,也觉得颇为亲切。
不久前,顾天成身边突然多了个六七岁的孩子,听说是从破庙里拣回来的。两人以父子相称,大家才後知後觉地想起,顾天成还没成亲呢。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