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单单问黎老师?”
苏忱笑道:“因为黎老师似乎对民国的事知道得格外多一些。”
黎毓贤从苏忱手里接过那本《传奇》,草绿色的封皮,黑色隶书的书名下面一条白色的腰带,上面用绿色仿宋字体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
能进入文学史的人,当然是不太一样的了,难怪苏忱说或许曾经是很出名的。
翻开前言,是根据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增订本初版影印,难怪是繁体竖排版,中共政权简化了汉字,毓贤从小到大学的都是简体字,而且书籍课本都是横排,这些年来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旧版本的书,比如说《唐诗品汇》,就是繁体竖排,诗歌一首连着一首,不像唐诗普及的书那样带有注解,倘若没有点旧学的功底,看这样的书,很快就会发蒙,新一代的人更是连字都辨不全,因为许多都是废弃了的繁体字。
不过毕竟绝大多数的书籍都是采用简化字,从左到右横排版,毓贤也已经看惯了,此时忽然看到这样的书,她登时便感到有些恍惚,仿佛一个暮年的人拾起了很久以前的回忆。
因为是影印本,对张爱玲的情况并没有太多介绍,现在的文学着作,开篇多有作者简介,生于哪一年,教育经历,有过什么作品之类,这一部《传奇》只有几篇序言,其中一篇张爱玲的自序,毓贤目光随意地掠过,“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毓贤点了点头,把书递还给苏忱:“苏老师,你哪天还书,我去借。”
苏忱笑道:“我看过之后拿给你就好。”
毓贤笑着道谢,两个人正要再聊几句民国文学,忽然间秦凤灵走了进来,一只手搭在毓贤的肩头,咯咯地笑:“可乐死我了,黎老师你知不知道,你们班的学生背后给你和杨老师取外号,叫做‘混合双打’?”
毓贤登时也笑了:“还有这个话?”
秦凤灵连连点头:“我刚刚在门外听见的,说你和杨老师,一个是白脸,一个是红脸,有一个学生就说你们是‘文理混合双打’。”
周围的同事都哈哈大笑,毓贤也笑:“看来还是课外阅读布置得少了。”
虽然在情感上有隐秘的纠葛,不过两个都是十分敬业的人,在工作上很能够互相配合,从这一年的年初,毓贤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小书柜是用木板简单钉成的,毓贤将自己家中的藏书挑了一些比较合适的,放在图书角,并且号召同学们捐献图书,设立了借阅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