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万岁”,右边是“毛泽东思想万岁”,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如今这车站也有些陈旧了,原本的红砖有些发黑,看着有些沉重。
另外还有一个新建的车站,颜色和样式都清新了许多,突出的塔楼四面安着报时钟,四方形的黑色底板,白色的指针和时刻标识,毓贤等人的集合处是这个新站。
毓贤与人约会,向来是赶早不赶迟,本来是八点三十分集合,她来到这里,不过八点十分,一时无事可做,便将行李包放在地上,取出一本书来看着,不远处有一个女人守着几只暖水瓶在卖水。
过了一会儿,便听到有人招呼:“黎老师,来得这样早啊!”
毓贤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杨小芹,后面苏忱领着苏淼走了过来。
毓贤便笑着说:“我也是刚刚到的,你们也很早啊。”
又弯腰打开旅行包,从里面取出一包豌豆黄,野豌豆黄,“早上匆匆忙忙,也没能准备什么,来尝一尝豌豆黄吧。”
杨小芹当然是不愿吃她的东西,便客气道:“吃过早饭了。”
苏忱则说:“这豌豆黄看着精细得很,苏淼吃一块吧。”
苏淼虽然聪明,毕竟不过是七岁的孩子,哪知大人之间的种种纠葛,那深黄绿色的豌豆黄确实很精巧,又见毓贤和苏忱极力地让着,她便拿了一块吃了,杨小芹虽然要与毓贤保持距离,然而礼数不能缺,此时便对苏淼说:“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啊?”
苏淼仰起头对黎毓贤笑眯眯地说:“谢谢黎阿姨。”
毓贤揉了揉她的头发:“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苏忱看到她放在旅行袋上的那本书:“黎老师旅行不忘读书。”
毓贤一笑:“否则车上做什么呢?”
“是什么书?”
“《茵梦湖》。”
“啊,就是‘外国抒情小说’那一个系列的,已经出了几本,我看上面列出来的出书计划,未来有许多本要出,今后便有许多书看了。”
杨小芹望着毓贤发髻边缀着的摇曳的白色花朵,暗道:“抒情小说?”
毓贤与苏忱谈论着茵梦湖的剧情,苏忱道:“里面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
毓贤道:“再读这本书,感觉便不一样。”
民国十年,也就是一九二一年的时候,作为二十岁的生日礼物,得到了这本书,译者是谁已经忘记,似乎是很有名的人物。
然后又说道:“我也是喜欢里面的写景,笔触清澈,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