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工整整抄在了教案上,又翻了一下李清照其她的词,目光终于又落到那一首《摊破浣溪沙》,“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一句最有感触,自己的才华虽然不敢与李清照相比,不过心情却类似,此时的李清照应该已是晚年,因为是“两鬓华”,或许竟是在南渡之后,不知是在与张汝舟的再婚之前,还是在再婚之后,一场缠绵的疾病,终于有所起色,虽然仍是疲敝乏力,然而毕竟是在好转之中,让人不仅在身体上,也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又是已经经历了相当的世事,因此变得愈发平静,很能欣赏空闲时候的阅读,和雨中的风景,格外透出一种闲适和通达。
李清照还写到豆蔻煎汤,很具有生活气息地缀上一句“莫分茶”,吃汤药是不适合喝茶的,尤其又是豆蔻这样“性辛温”的材料,愈发是相冲的,李清照沉浸于这样平淡的日常生活之中,于这种平淡琐细之中,仍然能够欣赏门前的桂花,那桂花仿佛也蕴藉有情,如同一位朋友一样。
四月里,天气愈发和暖了,这一天黎毓贤正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忽然听到旁边两个男同事说话:
“怎么分手了吗?是觉得哪里不合适?”
“她调去了天津工作,我去不了,所以只能分开。”
“去天津了啊,那是没办法,挺厉害的,能去天津,不过也没所谓,再找好的呗,‘大丈夫何患无妻’。”
“可是我很难受啊,本来我们两个感情挺好的,就是因为这件事……我真想跟她说,不能不去吗?留在齐齐哈尔也挺好的,去了天津未必就好,可又想到,这毕竟是她的前途……”
黎毓贤抬起头来,道:“张老师,你想开一点,‘天涯何处无芳草’,过去的就过去了吧,你多想也是无益。”
苏忱虽然没有掀起眼皮,然而这些对话却听得清清楚楚,张德然是本校地理老师,倒是也罢了,然而劝说他的那一个“大丈夫何患无妻”付爱国,乃是语文组的教师,“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啊,虽然也是大学毕业,然而工农兵大学生的水准,与正经科班出身的仍然是不一样,这些年来,对文学文化的废弃是何等严重,弄得语文老师也简直好像草莽英豪。
这一天傍晚五点钟的时候,黎毓贤从学校里面出来,一路往家里走,扑面便是一团团的杨花,这边叫做“杨树毛子”,尤其春季里风沙大,当地的大风是出了名的,有一句话叫做“风刮卜奎”,又说“一年刮两次风,每次刮六个月”,特别是本应温润的春季,感触格外明显,风夹着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