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袁可立这么一招呼,一名埋头修复和装裱着旧字帖的白发老人,这才抬起头来,朝袁可立笑道:“是什么风把咱们的苏州青天给吹来了。”
袁可立也不由摇头,点了点那老者,两人看来竟然是不分长幼的忘年之交。
“项老兄可不要揶揄小弟了,我都被人赶出来了,还青天个甚么劲,今日是介绍一位有趣的小朋友给你认识来了。”
袁可立指了指李秘,李秘也赶忙抱拳。
“他叫李秘,是我刚认识的小兄弟。”
“李秘,这位是项穆老书。”
李秘一听,不由吃了一惊,古时尊称可不是姓氏加官职么,这个叫项穆的,难道曾经做过书令?
但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该知道,明朝是没有宰相的,自打胡惟庸案之后,大明裁撤了书省,除了书舍人之外,所有书省的官职都没有了,这项穆为何又称书?
这是李秘对历史不熟悉的短板所在了。
这个书可不是指的书令,而是指这个项穆曾经在馆阁里头当官。
明朝的馆阁官职可是了不得的,因为没有了宰相制度,但皇帝陛下精力有限,无法独自署理朝政,便需要找帮手。
这些帮手从哪里找呢?从馆阁里头找!
馆阁原来大概是国家图书馆这么个地方,里头有大学士,官职不算高,也五品。
但大明皇帝让这些大学士出来辅佐朝政,参知政事,虽无宰相之名,却做着宰相的工作,这是内阁了。
所以馆阁也成为了新科进士们最希望进去的一个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