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框所束缚,从而使得他们不可能被“战舰至上论”所约束。
只有如此,他们才有可能与他一同制定航空母舰的运用战术,毕竟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未曾有过的,每一种战术以及舰队的使用都需要无数次的推演与训练,当然这更多的需要他们发挥各自的想法,制定出适合航空母舰的战术。
而发出这个问题的江山正是这样的人,在海军军官学校之中,他是一个另类,几乎是以吊车尾的方式勉强毕业,可在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比如其在海军远洋航行训练时,吊车尾的他被安排到弹药库作见习,但是他却在航行期间研究出了一套弹药去油后保养的方案,进而于海军中推广。
现在,原本可能会在驱逐舰队终老的他则被沈鸿烈拉到了航空母舰上任作战参谋,不过他并不能理解司令官的这种谨慎。
双手交叉在胸前,沈鸿烈平静地注视着甲板上的忙碌作业:
“现在是没有,并不表示将来没有,更何况,英国人不也用一艘运煤船改装了水上机母舰嘛!”
或许各国对于航空母舰的反应极为滞后,毕竟这是考虑到航空技术,但是这并不排除,他们没有意识到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至少可以用于侦察,所以,英国已经率先制造了水上机母舰,以搭载水上飞机,至于他们会如何运用,沈鸿烈并不清楚,但是他却非常清楚——有一天,在大海上一定不仅仅只有中国的航母。
因为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航母的作用,相比于战列舰,或许航母没有厚重的装甲,或许没有巨大的舰炮,但是航母上却有战列舰上所没有的飞机,就像他的九年式攻击机一般,甚至可以攻击500公里外的目标,尽管其载弹只有100公斤,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相比之下,海军的战列舰最多只能攻击37公里外的目标,这正是两者的差距,在多次演习之中,他的这艘没有装甲防护的,甚至是以商船标准建造的航空母舰,一次又一次的在战列舰队的射程之外,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尽管那只是为了掩护已方战列舰,但却让沈鸿烈看到了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