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像他们的前辈一般,对皇家感恩戴德,对帝国忠诚无限。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忠诚也好,抵触也罢,实际上都是利益驱使的!前者因为利益对皇家保持忠诚,后者也是因为利益的不满而对社会充满不满,这才是两者根本上的不同,也正因如此,为防患于未燃,用另一群人去平衡老师于乡间影响力,就成了不二的选择。
“陛下,如果军人进入村公所,而且村自治会还要为军人留出席位,会不会对自治会造成冲击?”
摇着头,唐浩然抬眼看着袁世凯摇头说道。
“那些在乡军人,并不会垄断一切,就像教师一般,他们于乡间只是作为新坤的一员,在乡军人即然将作为乡间的“新绅”,为什么不能进村自治会,而且他们进入村自治会,是为了在全国农村推行“新生活”,这个新生活的核心是军事化、纪律化的,仅只依靠皇家教师很难做到的……”
话语稍顿时,看着一旁的蔡元培,他是教育大臣,“公民新生活”将是由参谋部同教育部配合进行,当然,这只是一个名目,一个推动“军国民化”,推动国民改造,谋求“未来五十年国家稳定”的名目。
“当然,我并不是说教师做的不够好,他们做的很好,六年前,全国的识字比便只有10%,而现在是35%,这倾赖于三百万皇家教师的努力,可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尽管识字率要提高,但是国民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相比于普通民众,军人更讲究卫生,在农村,最干净、最整洁的家庭,不是士绅、不是教师家庭,而是在乡军人,他们把部队的内务习惯带到了个人生活之中,而我们现在的目的,却是为了通过“全民化的军国民教育”,让所有的国民都接受新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名义,即便是“分权”,即便是防患于未然,也都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名义。就像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唐浩然此时所考虑的并不是“国民改造”,而是考虑如何制约教师在乡间的影响力,从而稳定乡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