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的力量,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
尤其是在乡村,当那么一群对政府心存不满的农村子弟作为乡村教师服务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天然的“革命导师”,而他们的思想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生——更多的人会接受那革命理念,而革命的理念极有可能在乡村扎根,因为乡村一直以来都是帝国的软肋!
“要不然,停止征收田赋?”
几乎是一种本能,唐浩然想到了后世免征农业税的“先进经验”,但是这个念头不过只是微微一动,他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另一种数字来。
“7.45亿!”
这个数字是什么?
正是去年的田赋所得,也是23.8亿亩耕地所纳的田赋,这甚至不包括政府通过放领公地得到的地租。可以说,现在的农民所承担的税收,绝不逊于晚清,或许,农民因为良种的普及、苛捐杂税的免除等原因,收入在增加,可实际上,农民的困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尽管如此,尽管从唐浩然到大臣们都知道农民承担着沉重的,远谈不上轻松的田赋,但是他们更清楚——国家需要田赋。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国而言,若是加以地租的而言,政府财政收入的50%以上都来自土地收益,甚至可能超过60%,对于每年30亿以上的财政支出来说,一下免除二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纵是唐浩然有意,政府也不会同意。
更何况,唐浩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笔钱对政府而言的重要性。
“陛下,免税,是绝不可能的!”
作为帝国财政大臣的唐荣俊断然开口说道,作为前帝国银行行长,对于税收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们必须要看到的一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于田赋,如果没有这笔钱,每年3.5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