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记叙家常的少。”
也不是说那样的题材就不重要,只是毕竟与日常普通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新月派”小清新周邦彦的词,倒是确实是少有涉及以上几类,很是旖旎清丽的,只是精美确实是精美了,然而他的那种上流文士的高雅情怀,和黄品贤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就连李清照的“惊起一滩鸥鹭”,黄品贤都能够想到鸭子汤,更何况是周邦彦的“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黄品贤怎么会有这样精致的情调呢?那时候的黄品贤,连“沉香”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也少有沾染。
而说起鸭子汤,柳燮脑子一拐,想到了另一件事,黄品贤倒是肯喝汤的,太平军里那些广西老兵,不知什么古怪,竟然不肯喝汤,说喝了汤便肚子痛,然后就要腹泻,所以菜肴只吃煎炒,黄品贤或许因为毕竟是江西人吧,没有那样的说法,很喜欢喝汤,鱼汤鸭子汤都很喜欢,尤其是爱喝鸡汤,又热又浓的老母鸡汤,每次喝这样的汤,他的神情就格外有一种幽幽的温情。
此时林珑笑道:“我也记不得,今儿早晨特意背的。”
林珑虽然时常读些书,脑筋也好,不过对于这些诗词之类,就不像曹云澄柳燮他们那样熟练,他是真的少有能够记忆全篇,多是只能记住一两句印象特殊深刻的句子,不过中秋的夜晚,为了配合场景,提前背了这一首下来。
黄品贤噗嗤也笑了,这个人倒是诚实得很。
然后林珑看着桌面上的小螃蟹,说道:“从前买了人家刚从湖里打上来的螃蟹,好大个儿,蒸了只蘸一点姜醋酱油,肥美得不得了,可惜上一次我们回去得晚了,已经没了螃蟹。”
已经是腊月,螃蟹都躲在了泥里,不容易挖出来。
黄品贤一笑,江西太湖的螃蟹也好,有一次自己提到了,林珑就连忙说起,“鹤龙湖的蟹,风味比别处不同,尤其是十月之后的公蟹,格外有吃头”,偏爱在这样的事情上处处比较,蓦然不知怎么,就让人想到了宝钗,黄品贤如今给林珑带动得,也能看看《石头记》,记住的多是黛玉的妙语,有一回在清虚观打醮,议论起湘云的金麒麟,黛玉便挖苦宝钗,“在别的上面还有限,就在这些东西上越发留心”。
林珑当然不是宝钗,宝钗诚然是步步为营,只是太谨慎了,让人看了心里发闷,像她那样过一世,实在也没有什么欢喜,当然黄品贤也晓得,宝钗也是不得已,林珑相形之下就透亮得多,他虽然极其精明,为人却很是明朗,和他在一起比较轻松,林珑当然并不是一个粗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