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仿佛编笸箩一般,这样编排成墙,也很是好用。
然而如今,湘军却正在用这样的土木方法来围困九江。
因为此时主要是挖壕沟,军官们便没有那样紧张,每天主要就是监工,于是林珑便比较有时间看书,他看的是什么书呢?《肉蒲团》。
黄品贤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书?他家境贫寒,所学的那几本书,是给私塾先生每天挑水劈柴,换来的识字机会,得说黄品贤其实也很是伶俐,他家里是没有钱的,本村有一个老先生,六十几岁,一生执着于科考,然而终究连秀才也没有考中,黄品贤晓得自己家里是没法给自己缴学费的,于是便去给老先生做些杂事,不要工钱,只求先生教几本书,那先生因为他相貌俊秀,人又很是殷勤,像这样的孩子,总是更加得人怜惜的,于是便教给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黄品贤回来后,就将学到的东西教给妹妹杏姑。
杏姑也是个好学的,识字相当快,认得了一个字,便在院子里的地上反反复复地拿了树枝来写,惹得母亲责骂:“还不快来烧水做饭,在那里捣什么鬼?你还想考秀才么?”于是杏姑便丢下树枝,飞跑到后面去。
之后杏姑不肯嫁人,母亲也责怪自己:“都是你,教给她认识了几个字,就把自己看得如同金凤凰一般,瞧不上村里的后生,再拖几年,成个老姑娘,没着没落,可怎么办?”
自己只能说:“娘,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纵然不识字,脑子也整天在转,况且只怕也是随了母亲的性子,听爹说,当年娘也是拖了很久才出嫁。”
于是母亲徐春桃就不再说什么。
后来加入了太平军,别的倒是罢了,读书方便了许多,本馆有书理先生的,得以向先生请教,倒是省了学费。
虽然世代务农,不过双亲都十分尊重读书人,可惜是家中条件有限,不能够专门供孩子们读书,如今终于有了机会,黄品贤是以为,将来太平一统,大家都享受富贵,倒是也还罢了,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然而现在便可以免费读书,倒是眼前便看得到的好事,倘若是有心人,太平军中便是一所学馆。
读书真的是好,那些识字的先生,格外受人尊敬的,士兵都是穿短褂背心,有的还赤着脚,唯独书写先生可以穿长衫,鞋袜齐整,地位不同一般,黄品贤虽然晓得,自己今生恐怕是不能够成为非常有学问的人,只是仍然想读几本书,仿佛只要多读几页书,就能够从原本的黯淡无光之中挣脱出来。
虽然村里人都晓得杏姑性子极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