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田旱地,本来他们家打算把这些地卖了,到京兆尹附近买地,但是无奈他们时间紧迫,这将近一百顷的地,一时实在不好卖,而且这么地卖了到京兆尹只怕一时也买不到好地,又听说你们家打算卖了弘农郡商县的田地,就来问问,你们是不是愿意和他们交换。”
虽然弘农郡并不算小,而且是个长条形,不过弘农郡的商县倒是离京兆尹并不远,这从后来商县还曾经划归京兆尹管辖就可以看出来。就算是从长安到商县,车马也远比南郡要近得多。而且据说他们宋家的地是在京兆尹旁边,距离长安,车马快的话有一日的路程也够了。将近一百顷的地一时之间肯定不好买,如果实在卖不出去手里又着急不说,害怕卖了之后又买不到好地。遇到合适的,倒还真不如以地换地来得方便。
只是,一个是自家的地只有七十多顷,人家的地却有将近一百顷,也不知道弘农郡的地价和南郡的地价情况到底如何,二来,虽说人家说是上好的水田旱地,可是他们对自家的地的情况都尚且不了解,对自家的收成状况都还是一头雾水,又怎么知道到底是换好还是不换好?
宋嘉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宋嘉言不说话,宋嘉祥当然也不会说话。
孔郡守把手里的丝帛递给宋嘉言:“马都尉说,那家人是他的旧友,跟妹婿倒也有过几面之缘,都是颇为忠厚之人,这一次,主人家也是到太学任教授的。而且那家人的地离你们家原有的地也不远,其间相隔不过十多里地,按说这样的机会倒是实在难得。”
宋嘉言知道他的潜台词是,你们把弘农郡的地卖了,难道不是还得买地?眼前是个好机会啊,卖地买地都一次解决了,也不说话就看起了马都尉的来信。
这会儿也没有开店开工厂办实业的概念,有了钱就买田置地确实是最符合实际的想法。而且马都尉的信上也说了,人家的地他亲眼看过了,确实是完完整整的一块上百顷的好地,就连收成他都大致说了一下。
虽然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