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至于符不符合规矩……嗤,先不说有没有这规矩,就说有这规矩,大宋朝破坏规矩的还少么?
\n
\n
如此说罢,一行五人,便这么出发。
\n
\n
苏允仔细观察苏轼,发现苏轼在驴车离开汴京城的时候并没有恋恋不舍,反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n
\n
苏允暗自叹息摇摇头,苏轼这是被折磨出来心理疾病。
\n
\n
根据后世的传记记载,苏轼初到黄州之时,连门也不敢出,写诗词半点也不敢涉政,甚至连酒都不敢多喝,生怕喝了酒,又说不该说的话,写不该写的诗词。
\n
\n
不过,苏允又微微笑起来。
\n
\n
诗家不幸,文坛之幸。
\n
\n
于苏轼来说,眉山是他出生的所在,而他真正生命的开始,却是这黄州!
\n
\n
苏轼的人生高度、思想高度,很大程度便是取决于黄州几年时间。
\n
\n
而苏轼在黄州区区四年时间,却塑造后世人精神世界的半壁江山,而自己,将有幸亲眼……哦,不,一定要亲身参与其中!
\n
\n
那将让自己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n
\n
曾经的苏允半是吃到时代的红利,半是他自己能力的确是超出同侪,大学毕业后投身商海,短短几年时间挣到一生都花不完的钱。
\n
\n
然后他就迷失了。
\n
\n
金钱给他带来所有想要的东西,也带来空虚。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