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县城的除了燕妮和何穗,还有村里的两个婶子,四个人再加上赶车的张大爷,刚坐满一车。
通往县城的路是一条大道,官府派人修过的,还算比较平稳。这条大道可以通往八方,所以经常有其他地方的商人路经此地,算是要塞通道,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赶路的都会在县城歇脚,也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商人在这里做买卖,是个比较繁华的县城。
何穗听到燕妮介绍的时候,心里猛地升起一个念头,可很快又把念头打消了。
有个婶子听了两人的对话,扭头问何穗:“你以前没去过县城吗?”
“没去过哩。”何穗应声。
那婶子“啧啧”两声,直肠子地说:“我听人说你那个亲戚对你们一家差得很,往日只是听听,现在看来是真的,谁家一年到头不去几次县城?就算家里再没钱,农闲时都会上县城去逛逛的,想必他们每日都给你们安排不少活儿吧?”
何穗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唉”了声,她这声无奈的叹气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牛车行驶了快一个多时辰才到县城,此时刚巳时,在县城口上大家都下了牛车,因为张大爷要在这里等生意,不再进去了。
何穗看了一眼高处挂着的牌匾,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古县。
进了县城后,两个婶子和何穗两人分开,燕妮要去买东西,何穗便跟着她走,燕妮经常来县城,轻车熟路径直进了一家布匹店,想必她来过好几次,跟店小二熟络打过招呼后便开始挑选,布匹类型,多少银子,她都一一告诉何穗。
何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怀里揣着冯爱莲给的十两银子嫁妆,琢磨自己该买些什么。
买完东西,燕妮要去一趟秀庄,她的姐姐在秀庄做工。
两人商量两句,决定燕妮去秀庄,何穗自己逛一逛,一个时辰后在那家布匹店旁边一家靠墙的面摊集合。
燕妮走后,何穗沿着路边的街道逛,几乎每个铺子都要进去看一看,走的脚都疼了才只看完了东区,想着身子吃不消,便往回走,在面摊那里等燕妮。
她出来一趟,虽然什么都没买,可收获却不少,这会儿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面摊虽然是个小摊子,可燕妮说的没错,小县城来往的过路人很多,所以面摊的生意也还不错,并不比从前他们家的生意差多少。
趁着面摊老板煮好最后一碗面条后,何穗忙问:“大叔,请问一碗面多少钱?”
面摊老板乐呵呵地道:“清汤面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