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学衙门公务不多,平时也不需要升堂,教谕在后院书房浏览公文,听报杨杜二人来了,立刻就让差役传见。
杜龙飞看见教谕,连忙长揖至地,“学生杜龙飞,拜见教谕大人。”
杨云却慢了半拍才行礼,见此处不是正式公堂,只行了个半揖。
“学生杨云,拜见教谕大人。”
教谕宋亭轩细细打量了二人一会儿,慢悠悠地问道:“私书公流这个主意,是你们哪个人想出来的?”
这件事情杜龙飞可不敢抢功,他还有把柄在杨云手里呢。
“回禀大人,是学生想到的。”杨云答道。
宋亭轩点点头,折子上就是杨云列名在前。
“仔细说说看你的想法。”
“是,大人。学生家贫,平常买不起几本书,在书库中认识的学子大多和学生的情况类似。于是我就想,虽然每个人都买不起太多的书,但是大家的书合在一起,还是不少的,只是都在个人的手里,很少流通。就算有几个知交好友相互交换,但好些学子认识的人有限,未必能找到别人换书。加上一本书到手要细细揣摩,往往十天半月都是少的,大家借阅归还都很不便,索性我就想,何不让大家把书都集到书库之中,再召集几个热心学子负责统计登记,何人上缴何书,借阅何书,都像银铺记帐一样登记下来,这样所有学子不分贫富,都有书可读了。学生想到这个法子之后,和杜兄商议了一下,杜兄非常赞赏这个点子,于是我们就联名上了折子。”
宋亭轩微闭着眼睛,沉吟道:“法子倒是不错,可我问你,书只有一本,好几个学子都想借怎么办?”
“学生有一法,学子们上缴私有之书,都可获一定的点数,譬如普通的书可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