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有疑惑的孔素,此时看向郑平的眼神,则多了几分钦慕。
\n
\n
有条件的家庭,往往都会让家中女子读书。
\n
\n
读书知礼,读史明理。
\n
\n
使得女子对贤和德有更深入的理解。
\n
\n
这在两汉都是屡见不鲜的。
\n
\n
而如孔素这样的大家闺秀,有家族传承,对“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理解得更深。
\n
\n
这是美德!
\n
\n
虽然郑平提出将婚期延期三年,有悖于常礼。
\n
\n
但若事出有因,也不是不能自礼法外给予方便的。
\n
\n
而郑平推迟婚期的理由,是立志于解决青州士民黎庶的祸事。
\n
\n
这在孔素的眼中,瞬间多了七分英雄气概。
\n
\n
见孔融似有再言之意,孔素欠身一礼,嗓音如夜莺般妙曼:
\n
\n
“郑君乃大丈夫,志存高远,岂能受缚于俗礼?今日肯诚言相告,足见郑君为人。”
\n
\n
“三年虽长,但卓文君亦曾有诗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n
\n
“阿素愿等郑君三年!”
\n
\n
“只望郑君莫效相如恃富忘了阿素。”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