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把竹管取了下来。
\n
\n
日光粼粼照入。
\n
\n
他抚摸着信鸽乌黑而柔软的羽毛,打开竹管,拿出了里面的纸条。
\n
\n
那是蜡油特制的纸条,需要放在烛火上炙烤,才能看到上面的内容。
\n
\n
明棠规矩地退到一侧。
\n
\n
公子和韩先生间的通信,素来不让他们看的。
\n
\n
卫瑾瑜移来烛台,阅过,卷起纸条,扭头,视线落在明棠手里的大红帖子上,问:“这是何物?”
\n
\n
明棠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n
\n
“是二公子让人送来的请帖。”
\n
\n
明棠口中的二公子,即卫氏嫡次孙,卫云昊。
\n
\n
“二公子说,他今日在二十四楼设宴,宴请亲朋好友,请公子去参加。”
\n
\n
明棠想起对方送帖子时的傲慢态度便来气。
\n
\n
卫云昊今日设宴,是因为得了卫氏的免试名额,马上要入国子监读书。国子监乃渊朝最高学府,名师云集,素有科考风向标之称,每届会试前数月,都会招考一批优秀学子入监读书。入监即为官学生,每月有固定禄银禄米发放,如果一考不中,还可以留在监中继续读书,直到参加完下一届考试,由朝廷负责供养。
\n
\n
若再不中,还可通过三年内结识的人脉,在监中担任职事或掌教之类的职位。
\n
\n
好处还不止于此,国子监授课师傅皆是当朝大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