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一定的缺额。
“军法官、训导官不够,可以先从各镇的战兵之中抽调填补,后续加紧培训学习即可。”
陈望摇了摇头,否决道。
“只有将军法官、训导官设到局一级,才能够保证部队的纪律和战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军法司和训导司必须直接设到局下。”
陈望重新将目光放回到身前的沙盘之上,再度出言问道。
“中军部整编的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胡知礼闻言,从怀中拿出文件,放在了沙盘的边缘。
“初步的整编计划已经制定好了,后续若有问题,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陈望点了点头,示意胡知礼继续说下去。
“崇祯十四年,左部原有十三营,经左良玉整编之后,变为十一营,但总人数未变。”
汉中镇大刀阔斧的对于军队改制,左良玉也同样在效仿。
如今原先应对漠南蒙古应运而生的镇戍营兵制早已经不适应时代。
一营两三千的兵马,已经难以应对如今各地复杂的战局。
所以左良玉也对于麾下的军队进行着改编。
“左良玉直辖有五营,共计一万五千人,统管的都是左良玉往昔的亲信。”
“左良玉自管一营,其余四营由王允成、郝效忠、徐勇、李国英任营将,每营五千人。”
陈望神色沉凝,这四个人虽然他只见过王允成,但是另外三人其实也老熟人,史料上的老熟人。
这四人里,除了王允成,另外三人都是品德有亏,最后投降了清廷。
郝效忠做到了清廷的湖南右路总兵。
徐勇在进攻南明的战事上不断立功,一路升任清廷的湖广总兵官,不过不久便被孙可望所擒杀。
至于李国英,比起郝效忠、徐勇更甚,甚至一路做到了清廷的四川总督,得以善终。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会发生,陈望也没有任何清算的想法。
左良玉麾下的这四将,并不庸碌,完全可以出任一地,有着统领一师的能力。
“其余六营,则是由七十二营的降将统管。”
“分别是刘国能、李万庆、许可变,王光恩、马士秀,杜应金。”
这些名字对于陈望来说也都是老熟人。
除去杜应金之外,其余的五人都在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