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事实证明,李景对李安国调职进京并迁升之事的看法是正确的-
别看李安国只提升了半格,可是李安国以前在青海是军职兼管地方事务,军人晋升的速度快,大家并无异议,可是由军职转为文职并且进入中枢,那便不同了。
要知道有些官员穷其一生也升不到五品,可是李安国才十九岁就升到五品,而且是署理全国地方政务的实权职务。因此当李安国出任通政司左参议的任命下达,朝野上下虽然无人开声反对,但‘私’下却议论纷纷,均认为李景是徇‘私’提拔儿子。
其实李景已经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李景依然同意,实在是担心李安国在卢象升手下晋升的更快。
卢象升只两年便把李安国提到从五品,可以想见,等乌思藏的战事结束,李安国会是什么品级。李景估计,卢象升至少能把李安国提到正三品以上。
卢象升虽然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是不代表他没有‘私’心,卢象升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向李安国表明他是支持李安国的。
卢象升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李安国日后铁定要接任李景的位置,即便李景卸任以后让别人出任内阁总理,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个继任者肯定是过渡,几年以后李安国便会上位,卢象升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后人考虑,凭借今日的提拔之情,李安国当然要照顾照顾卢象升的后人。
卢象升是这样的想法,黄得功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从黄得功在得知李安国的身份以后费尽心机地帮李安国解决麻烦就能看出来。
卢象升和黄得功的心思,李景自然心里明镜一样。
有卢象升和黄得功这样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支持自己的儿子,李景心里自然高兴,但是李景考虑问题可比卢象升成熟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