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可悲。”赵国强连连摇摇头,叹道。
当陈东把得到哥窑青釉鱼耳炉的经过说完后,大家都非常羡慕陈东的好运气,要是肯上拍,价格能翻个几千倍,要是碰到像苏东明一样痴迷于五大名窑瓷器而又有钱的买家,还不止这个数。
接下来,三位老人围着哥窑青釉鱼耳炉仔细地欣赏,特别是苏东明,几乎整个身子扒在桌上,痴迷地盯着青釉鱼耳炉看个不停,口中还称赞不已。
“小陈,这幅画可以看看吗?”见苏东明几乎霸占了整个哥窑青釉鱼耳炉,赵国强起身,忽然看到陈东手里还拿着一幅字画,于是对陈东说道。
闻言,陈东点了点头,将字画递给赵国强,说道,“行,赵老,你请欣赏。”
赵国强接过字画,放在桌子上,小心地摊开字画,仔细地鉴赏了一下,抬头对陈东说道,“这幅字画那买的。”
陈东答道,“就在四楼,博古斋。”
赵国强笑了笑,说道,“画还不错,画画的人在书画界没什么名气,但画工很棒,寥寥几笔,把冬去春来的荷叶露尖尖角,蜻蜓立上头的春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之极,多少钱买的。”
陈东说道,“没花多少钱,1200块。”
赵国强笑了笑,道,“算是捡了个小漏了,按画画人名气、以及画工、尺寸,1200块钱差不多这个价了,不过要是卖给一些有心人,1200块钱还要翻上几十倍、百倍可以卖出去。”
这时齐云山在一旁接过话,说道,“胡青云这个人,在书画界没什么名气,字画出产量也不多,但是他有个学生唐天明很出名,在政界做到部级高官,在书画界也是一个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明天唐家唐天明过大寿,这幅画拿去做寿礼再合适不过了,以唐家在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